各单位:
为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做好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教学成果奖评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教学成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主要包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一流专业和“四新”专业建设、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果。要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能针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产生明显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主要涵盖:
1.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体制机制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2.在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3.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战略中,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取得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4.在主动服务黑龙江经济,对接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中,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结构战略布局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5.在探索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在合作办学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6.在构建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互联网+教育”结构体系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7.在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中,取得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产学研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8.在强化教学管理、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9.在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方面,取得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10.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等微观教学领域方面取得的创新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
11.在新时代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课程主抓手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取得的成果。
12.在坚持“五育并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合的育人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申报条件
1.成果须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成果一般应经过不低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截止时间为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2.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没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风端正。
(3)应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每人作为完成人申报的成果限2项,其中,作为主持人(第1完成人)申报的成果限1项。
3.每个推荐单位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成果限报1项。
4.已经获得过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在内容基本相同或没有显著创新的情况下严禁重复申报,相关支撑和旁证材料严禁重复使用。已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教材不得再次申报。
三、申报要求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全面总结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与新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各单位要加强指导,引领教师紧扣当前教育改革趋势,立足学校和专业办学定位与实际,选择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课题进行申报,同时要抓好内涵凝炼、材料优化、理论创新和成果推广等关键环节。
3.各单位对申报的成果材料要认真审核,教师个人作为主持人申报的成果不得超过1项,参与人不得超过2项,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每个主要完成单位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成果限报1项。
四、申报材料
1.《必威官方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纸质稿一式3份(附件1),电子稿word版本和PDF版本发送邮箱。
2.教学成果报告(附件2)、教学成果支撑材料清单(附件3)、教学成果汇总表(附件6)、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以上材料纸质稿一式3份,电子稿word版本和PDF版本发送邮箱。
3.能够反映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论文、奖励、报道、研究报告等支撑或旁证材料;成果如为教材,需提交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页、目录及精选内容等;其他与成果有关的支撑材料等。支撑和旁证材料需精简凝练,要确实能够真实反馈良好的教学实效,以上材料提交原件(审核后返回)和复印件,纸质稿一式3份,电子稿合成PDF版本发送邮箱。
五、相关事项说明
1.获奖成果如符合省教学成果奖申报条件,则根据评奖结果择优推荐申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申请书(附件1)单位推荐意见处需学院院长签字,加盖学院公章。单位党委意见处需填写完整,加盖学院党委公章。
3.已申报必威官方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相关教师,仍需按要求报送本次教学成果奖评选材料。
4.教学成果报告内容要概括、提炼和优化,建议5000字左右。支撑材料要凝练精简,能真实反映教学成果质量。
5.上述申报材料要规范、整齐,每人一个包装袋(盒),并将成果奖申报书封页复印后贴在袋(盒)外。
6.请各单位于2024年2月20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教研科(主楼4024室),电子稿发至邮箱gjyj@jmsu.edu.cn。
联系人:潘宏伟 张泓金利 电话:8618303 8618199
附件1:教学成果奖申请书及附件
附件2:教学成果报告
附件3:教学成果支撑材料清单
附件4:教学成果奖完成人(非第一完成单位)政治审查表
附件5:教学成果奖申请书填报说明
附件6:教学成果汇总表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2024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