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科学防治高血压行动倡议
发布日期:2025-1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保持健康体重,稳定理想血压
守护血脉之韵,开启健康人生
每年10月8日的全国高血压日,始终以提升全民高血压防治认知、守护心血管健康为核心目标。2025年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国家卫健委聚焦“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主题,明确体重管理与血压调控对健康的关键作用,为公众健康指引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医务处特邀请必威官方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副主任董天崴老师为我们全校师生开展血压健康科普。董天崴老师倡导以科学的生活方式结合定期健康监测,为心血管健康筑起坚固防线,全力推动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的全面提升。呼吁广大师生践行以下措施!
一、保持健康生活,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1.减少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增高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建议使用低钠富钾替代盐。
2.控制体重和腰围:将BMI控制在24kg/m²以下,每减重10kg可使血压下降5~20mmHg;控制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3.合理膳食应坚持多样化搭配:增加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及豆类粗杂粮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减少饱和脂肪酸、甜食及含糖饮品摄入。
4.规律运动:长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7次,同时可辅以抗阻训练和柔韧性拉伸。
5.严格戒烟限酒:要求高血压患者彻底戒烟(包括电子烟)及戒酒,并避免被动吸烟。
6.心理平衡:需通过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实现,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干预。
7.充足睡眠:建议成年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晚睡眠时间7~9小时。
二、长期监测,加强自我管理
1.倡导高血压患者需加强居家监测:初诊或血压不稳者应连续5~7天早晚各测1次,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1次。测量规范——晨起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降压药前进行,晚间在睡觉前测量,每次间隔1分钟测量2~3次取平均值。
2.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BMI≥24或腰围超标)、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年龄>55岁或更年期女性等高危人群,更需强化监测频率。
3.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三、规律服药,平稳降压
高血压患者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必须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将血压持续控制在目标值以下以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优先选用每日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确保平稳降压。需特别警惕自行停药或迷信保健品替代药物的行为。
必威官方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国家高血压示范中心,特设高血压门诊,高血压团队积极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百姓在防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筛查高血压疾病原因、应对继发性高血压介入诊疗等多方面做出切实努力。可针对肾血管疾病、肾上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疾病等多种病因所致高血压进行有效的对因治疗;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更率先开创“基因多态性检测导向的药物个体化治疗”特色方案,通过精准匹配用药,大幅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用药风险,真正实现“一人一策”的科学诊疗,让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及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前沿、精准的高血压诊疗服务,守护每一位患者的血压健康。
亲爱的师生朋友,我们始终坚信平稳的血压是生命健康最有力的节拍,也深知高血压虽隐匿却会打乱心脑肾的和谐律动,但请记住:对抗高血压您从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始终与您站在同一战线!请您坚持遵医嘱用药,让规律服药成为控制血压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同时主动管理健康体重、科学自测血压、按时复诊,而我院高血压团队也会为您定制个体化诊疗路径,以精准方案和全程支持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响应2025全国高血压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的号召,共同行动击退风险,让每一次心跳都传递理想血压的蓬勃力量!
专家简介:
董天崴,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必威官方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副主任、高血压中心负责人。曾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哈默史密斯心脏病中心访问学习。科研上发表50余篇核心文章,主持并参与省自然面上项目2项,卫健委项目3项,主持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5项,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必威官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 委员,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委员会 委员,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学会 委员,
黑龙江省睡眠学会第二届理事会 理事,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心脏性猝死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