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我院与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8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日报联合主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兰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100余所高等院校的近300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术期刊的嘉宾汇聚一堂,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当代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与新质生产力、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研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研究等分议题展开研讨。
兰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博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君如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主持。
本届大会共收到有效投稿1837篇,经专家评审,入选论文199篇。大会为期2天,设立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以高端对话、青年学者专场、期刊专场、组委会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举行。
在高端对话·主会场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王庭大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题,围绕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科学治理三个重要方面,系统阐释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张国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和五大特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重要价值和努力方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以“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思考”为主题,提出要加强党史党建学科的深化研究和贯通理论和历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欧阳康以“经济体系改革和理论创新事业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解读了中国经济体制对于世界经济体系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别优势以及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经济体系;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围绕高校思政引领力的丰富内涵、本真价值和提升路径,突出强调思政引领力在高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围绕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社会根本变革和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等方面深刻阐发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原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兼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兰州大学王学俭教授,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郝文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岩教授,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中山大学林进平教授,复旦大学周文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依次进行了主旨报告。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我院院长王海亮受大会组委会委派,担任高端对话·分会场的主持人。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围绕文化主体性、现代化民主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以《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世界意义》为题,运用辩证法剖析文化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提出中华文化主体性生成于跨文明交流实践,其世界性价值在于为全球文明对话提供方法论启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红军教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探论》中,揭示中国式民主观根植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通过多边合作推动人的解放从国家维度向国际维度延伸,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兰州大学宫长瑞教授聚焦数智时代教育创新,通过《数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范式的变革创新与优化路径》报告,提出依托智能技术重构对话主体关系、创新交互场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能的数字化转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华东师范大学陈红娟教授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嬗变与省思建构》中,系统梳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性演变,指出其断裂重建过程形成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多元文化主体性建设贡献了东方智慧。四场报告形成“理论溯源—实践创新—全球观照”的学术闭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守正创新的时代活力。
作为分会场主持人,王海亮在总结中指出,四位学者的报告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敏锐的现实洞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发展注入了多维活力。吴宏政教授从辩证视角揭示文化主体性的世界意义,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了方法论启示;郭红军教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以国际主义视野拓展人类解放的实践路径,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价值;宫长瑞教授聚焦数智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技术赋能推动教育范式转型,体现了理论研究的现实回应力;陈红娟教授对中华文化主体性历史演进的系统梳理,为世界文明多样性贡献了“中国方案”。四位学者的发言既具理论纵深,又含实践关怀,共同构建了“立足中国、观照世界”的学术图景。
王海亮特别提到,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必威官方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跨区域学术交流平台。他热情邀请与会学者走进祖国东极佳木斯,在这片镌刻着东北抗联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热土上,共话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课题,在松花江畔的学术沃土中激荡思想、共谋发展,携手书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东极篇章”。
会议闭幕式由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显超主持,蔡文成作会议总结,组委会代表王富军宣读了包括我院在内的6所新加盟成员单位名单。会议还宣布了第九届“青马大会”的承办单位,并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红代表第九届承办单位发言。
本次大会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对会议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指导,自创立以来,始终倡导探赜索穷的学术品格,推动学术争鸣与建设性批判之风,力争成为开拓视野、求索新知、影响广泛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适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二十周年重要节点,我院首度作为主办单位深度参与这一国家级学术盛会,既是对学科发展历程的庄严致敬,更标志着我院学术建设迈入新阶段。面向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跨区域学术共同体建设,通过高频次、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互动,全面提升学院的学术辐射力与社会美誉度。我们热忱期待与全国同仁携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广袤原野深耕不辍,以守正创新的学术实践共同书写学科发展新篇章,以高水平学术平台建设赋能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