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准统筹我院民族学学科核验工作与学科发展,10月22日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08会议室召开民族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核验工作部署会暨学科发展建设交流会,特别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杨须爱教授全程指导并作专题讲座。学院院长王海亮主持会议,民族学学科各方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学科秘书等齐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建设。
高标准部署核验工作,压实学科建设责任
会议伊始,王海亮院长围绕民族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核验工作展开部署,首先传达了学校研究生部关于学位授权点核验的要求,明确本次核验的核心指标、时间节点与工作纪律,强调核验不仅是对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全面“体检”,更是梳理学科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建设根基的关键契机。结合学院实际,他进一步明确了核验工作的具体安排:成立由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核验工作专项小组,统筹推进材料梳理、问题整改与报告撰写;按民族学各学科方向分解任务,要求各方向导师对照核验指标,系统整理近五年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研究生学术成果、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成效等核心材料;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以往学科评估中发现的跨学科融合不足、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前制定靶向改进方案,确保核验工作落地见效。
高站位分享学科智慧,明晰发展创新方向
核验工作部署结束后,会议转入民族学学科发展建设交流环节。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杨须爱教授也分享了中央民族大学在学科核验中的成熟经验,对并我院核验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他指出,民族学学科核验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既要全面呈现学科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教学案例,彰显学科特色优势,也要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材料佐证,如田野调查报告、民族地区服务项目成果等,让核验指标与学科定位深度契合。随后,各方向导师围绕“如何精准对标核验标准”“如何有效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杨须爱教授逐一回应疑问,为我院核验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
杨须爱教授还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与学科发展》为题作专题讲座。首先,他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本源追溯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脉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其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本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与党的民族工作传统,拓宽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次,针对学科发展,他从“四个分清”目标任务出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超越性、方位与结构,明确新时代学科研究应聚焦理论正本清源、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知识生产等重点方向。最后,在实践路径层面,杨须爱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提出理论研究需与民族工作实践深度融合的核心观点。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为例,强调理论落地需层层递进实现“四个与共”:从通过宣传教育打破认知壁垒,到通过社群建设促进相互认同,再到通过民生保障凝聚劳动合力,最终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
会议最后,王海亮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杨须爱教授的全程指导与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指出本次会议通过“核验部署+学科交流”的形式,既明确了核验工作的“任务书”与“时间表”,也为学科发展划定了“路线图”与“着力点”。他强调,全院上下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标核验标准高质量完成材料准备,确保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核验;吸收专家建议优化学科方向,激发师生活力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服务深度融合,努力将我院民族学学科建设成为区域领先、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学科建设与核验准备工作,共同推动我院民族学学科实现新突破、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