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漫过暑假时,
别让“毒影”爬上你的旅行
七月的阳光晒暖了宿舍楼的窗台
当你合上书本 打包行李
计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或是投入暑期兼职的忙碌
那些藏在便利店冰柜里的“网红饮料”
兼职同事递来的“提神香烟”
甚至网购包裹里的“进口保健品”
都可能是毒品精心编织的陷阱
暑期是放松的时刻
却也是危险容易潜伏的节点
今天 就让团团为佳人们
拆解暑期场景中的毒品伪装
让安全与你的假期同行
暑期特供:3分钟看懂这些隐藏的毒陷阱
当暑假遇上“毒套路”:
大学生必防的三大场景
旅途篇:
火车站与民宿里的“甜蜜诱惑”
场景还原:暑期穷游时,在火车站便利店买到“第二件半价”的“进口气泡水”,喝后头晕目眩;入住网红民宿时,发现房东留下的“助眠茶包”实则含合成大麻素。警方数据显示,暑期旅游旺季查获的游客涉毒案件中,超40%的毒品以“地方特产”“网红零食”为伪装。
防坑指南:不购买景区周边无正规标识的食品;拒绝陌生人分享的“提神”“助眠”物品;行李箱不帮他人携带不明包裹。
兼职篇:
酒吧后厨与网络招工里的
“隐形陷阱”
真实案例:某大学生暑期在酒吧做服务员,被经理暗示“喝特制鸡尾酒能提升工作状态”,实则酒中含毒品;也有人在网络平台应聘“潮牌代购”,被要求运输含大麻成分的“进口服饰”。
警惕要点:求职时选择正规平台,拒绝“高薪轻松”却要求“接触特殊物品”的工作;娱乐场所兼职时,不碰后厨或客人剩下的食品饮料;发现异常立即向劳动部门或警方举报
居家篇:
网购与聚会中的“新型伪装”
风险预警:暑期居家网购时,低价购入的“海外代购失眠药”可能是苯丙胺类毒品;朋友聚会时,有人拿出“能解压的电子烟”,烟油中可能含合成大麻素。2024年暑期专项行动中,警方曾在某大学生快递包裹中查获伪装成“宠物零食”的可卡因。
防护措施:不从非正规渠道购买“海外药品”;聚会时不尝试“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收到陌生快递先核对订单,发现异常立即拒收。
暑期互动
你的“防毒雷达”够灵敏吗?
场景一: 长途火车奇遇
你独自乘坐长途火车,邻座乘客热情攀谈后,递来一盒包装精美的“进口巧克力”,声称是旅游带回来的特产,你会?
A. 礼貌拒绝 → 保持警惕,陌生食物不入口,风险降到最低!
B. 拆开分享 → 警惕!不法分子可能通过零食投毒,陌生人给的食物再诱人也别冒险
C. 下但不吃 → 暂时收下却埋下隐患,转手丢弃才是明智之举
场景二:酒吧兼职的“庆功宴”
你在酒吧做暑期兼职,工作结束后经理递来一杯“庆功特调”,你突然发现:
A. 杯口有奇怪粉末 → 危险信号!可疑粉末可能是毒品或迷药,立即拒绝并寻求帮助
B. 颜色比普通饮料鲜艳 → 鲜艳外观可能掩盖异常,不熟悉的饮品千万别尝试!
C. 杯壁挂着细小冰晶 → 看似正常的装饰,实则可能是溶解中的毒品载体,谨慎对待!
愿你的暑假,装满星光而非“毒影”
夏夜的露营篝火很暖
别让陌生人递来的“烤棉花糖”掺杂危险
海边的浪花很清澈
别让“提神饮料”模糊了看世界的眼睛
暑期的意义
本是用自由时光书写成长故事
而健康的身心
才是所有美好体验的前提
无论是踏上旅途
踏入职场还是宅家充电
请记住 对“不明物品”多一分警惕
对“新奇诱惑”多一分理性
就是给这个夏天最好的保护
暑期安全贴士
1. 出行前查询目的地禁毒政策,避免误入高危区域;
2. 如遇涉毒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全国禁毒热线12345,暑期24小时受理举报;
3 .关注“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获取实时更新的“暑期毒品伪装预警”。
上一条:超全解答!这份《新生报到指南》新生必看! 下一条:@全体佳人,离校时,这些安全细节别忽略
【关闭】